《农业狂魔》

第424章 联欢晚会(3/4)

差,暂时没有做出令人瞩目的东西。

    该小品结束后,三系论坛褒贬不一,在厂内引发热论。

    随后的节目是小品‘学英语’。

    四年前,厂内教育放弃英格蕾丝,余三元在记者采访中,更是表明普通人学英语没什么卵用。

    此举令许多人诟病。

    甚至被一大批人骂作‘阻碍普通人实现阶级跨越’的刽子手。

    该小品主要讲述为什么说普通人学英格蕾丝没用。

    内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寒窗苦读十几年的高中生,终于迈入双一流院校大门,为了找个好工作,勇过四六级,苦读雅思托福,甚至休息时间,也拿美剧和北美脱口秀训练。

    该高中生大学毕业后,以实习生的身份,来到一家工程类外企工作,拿到第一份文案后,忽然傻眼。

    原来有一种英格蕾丝叫专业英语。

    其与上学和平时学的英语,无论语法,还是词义,甚至读音,都存在巨大差异。

    即便北美本土的高学历者,拿到文案同样看不懂。

    第二阶段:该高中生在职期间,放弃休息,废寝忘食的苦读,经过三年学习,终于搞懂了工程类英语。

    但某一天,其上级领导发过来一份北美总部下达的文案,其再次傻眼。

    原来除了工程类英语,还有商务英语、财务英语、医学英语···

    这个时候,该高中生已经40岁。

    虽然在外企工作,又掌握了多套专业英语,也成了行政经理,但最终还是被裁员。

    因为外企根本不让他接触研发岗。

    并且现在的大学,开设了‘专业英语’,刚毕业的学生,不仅行政能力强,薪资也比他低的多。

    第三阶段:‘高中生’失业后,为了一家老小,只能凭借英格蕾丝,在一家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

    刚开始,其还在网上吐槽学英语没什么卵用。

    后来培训机构的学员越来越少,自己的工资越来越低,其忽然明白了什么,从此成为学英语有用的坚定拥护者···

    再后来,其路过一座三元建设的工地,愕然发现,就连施工员掌握的工程类英语,都远远超过了他。

    问之方才知晓:在岗期间,业余自学。

    到了这个时候,‘高中生’仿佛回到自己刚进外企的时候,旋即回想自己这一生,然后又想到熬夜学英语的学院,最终毅然辞职,成为一名三系施工员。

    该小品充斥着各种隐喻。

    比如高中生上学的时候,其衣着朴素、家境一般的英语老师,胸前挂着‘TEM-8级专业英语’证书,却没能进入外企,更没有出国深造。

    比如高中生进外企的时候,负责面试的是一个不会说外语的HR经理。

    比如高中生失业,进入培训班之后,黑板上写着:

    葡萄→grape。

    葡萄干→raisin。

    葡萄酒→wine

    葡萄糖→glucose。

    猪、猪肉→pig、pork。

    牛、牛犊、奶牛→cattle、calf、cow。

    面粉、面条、面包→flour、noodle、bread。

    体现了英语复杂繁琐程度,远远超过了拼词就可以提现意义的汉语。

    比如高中生辞去英语培训班工作,进入工地后,成了人们口中‘不好好学习,就去工地板砖’的人。

    比如高中生与三元建设施工员闲聊的时候,后者正拿着自动化吊车的遥控器,使用汉语进行现场编程。

    至于学英格蕾丝到底有没有用···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小品结束后。

    主持人上台,简单陈述了南部海域产业。

    包括海洋牧场、深海养殖。

    随后借助超大型户外屏,播放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发射电磁脉冲弹的场面。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北美第三舰队借助烟花,向东方的父老乡亲们拜年了!”

    ···

    余家村。

    余阳跟老余、余妈一边观看厂内联欢晚会,一边闲聊。

    等到晚上11点。

    小品开始演绎科创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