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统治者都信佛。
很多人都不愿从事生产,以至于大片大片农田荒废。
最为严重的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这些吃斋念佛的,居然不肯捐出田产。
以至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最后迫于无奈,实行灭佛运动。
唐朝目前的情势,虽然没到国破家亡的境地。
但是,整个国家的寺庙,又开始渐渐香火鼎盛了。
距此百年后的诗云: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陈有德突然明白一个道理,目前所处的困局,和寺庙香火鼎盛也有很大关系。
因为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另外就是道教了!
尽管皇帝和天后娘娘都特别信佛,但是日渐兴起的道教势力,对他们也形成了强大的牵制。
道教和佛教,两者之间为了利益,彼此争斗难分高下。
以至于两个教派的人,彼此相见如同见了仇人一般。
好在当今天子姓李,而道教的创始人也刚好姓李。
因此,在彼此之间的争斗之中,道教有时,甚至还会处于上风。
当然,这是其次的。
关键是道教的炼丹家们,还会通过炼丹,做些好事。
他们也会创制些丹药,为老百姓治病。
尽管有时,也可能会故弄玄虚,给统治者提供些灵丹妙药。
不过,可惜的是,太宗皇帝就是吃了道士提供的丹药,而呜呼哀哉的。
所以,天后娘娘目前已经有了一点转向的意思。
她决定要抑制道教,扶持佛教。
因为,天后娘娘曾经有过削发为尼的经历。
自从重新掌握朝政之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也为了她以后当皇帝,又必须要打压和李唐皇室有关的势力。
她有意无意地想扶持佛教,而抑制道教。
不过,目前的苗头还不是很明显。
也许,有一天会急剧爆发的。
“大娘,你受苦了。从今往后,你这酒肆就不要开了。你跟我到县城去享福。我现在是陈仓县县令!”
“陈仓县县令?”
“出门在外,都是前呼后拥的。尽管场面并不是很大,但是给您养老送终,应该是没问题的。”
唐朝时期有很多清官,在太宗皇帝时期,有一位丞相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只能住在驿馆里,每个月支出捉襟见肘。
以至于皇帝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在长安城内给他购置了房产,这才解决住的问题。
由此可见,封建士大夫的说法,不一定是贬义的。
张大娘一听,高兴地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说道:“这真是太好了,你跟我亲生儿子没啥区别!”
“是,就是您的亲生儿子。”
“不,比我亲儿子还亲!”
一方面是浓浓的母爱,另一方面是报恩心切,两个人之间这么说,也就毫不奇怪了。
“对了,我好奇怪,您怎么会把酒肆,开在这荒郊野外呢?再说,这附近并没什么人?”
这种需要人气的饭馆酒楼,通常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在古代也是如此。
如果地方没选对,哪怕装修再豪华,哪怕服务再好,最后也会亏得一塌糊涂的。
除非,有其他难以告人的秘密。
张大娘一听,叹了一口气,说道“老身我这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这怎么可能?难道有人强迫你不成?”
“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所在寺庙方丈所逼的!”
“还有这事,是哪个老秃驴,居然敢这么干?”
难道是华严寺?
这陈有德的忘性可真大。
寺庙虽不是官府机构,但是和官府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你就不要逞强了。”
“不,一定要给大娘讨个公道!”
“方丈听说也能和皇亲国戚扯上关系!”
“怎么到处都是皇亲国戚的关系?”
陈有德话虽这么说,但心里并不感到奇怪。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