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

第152章 西学中用,腾蛟起凤(4/5)

却也有人当值。

    李诚铭刷着皇帝表兄的脸,带着刘三炮长驱直入。

    公署重地,刘三炮不知道规矩,只好低着头,不敢多看。

    等跟着李诚铭走进一间公廨值房后,他才敢抬起头,好奇打量。

    值房内站着一名吏员,见李诚铭来了,恭恭敬敬站在一旁。

    李诚铭挥了挥手,书吏就守到门外去了。

    值房正中央有一张小小的桌案,上面摆满了书籍,桌案旁敷衍地摆了一张椅子。

    除此之外,整个房间内全是书架。

    刘三炮借着微弱的烛光,只能看到目之所及的每本书,其上都是歪七扭八的文字,显然并非汉字。

    “书架上陈列的,都是还未译过的书籍。”

    李诚铭说着,又走到桌案前拍了拍桌上的书:“桌上这二十余本,才是译本。”

    “学院跟四夷馆说过了,等开学后,你可来此阅读这些书,不能损坏,不可带走。”

    刘三炮连忙跟了过去,将视线投向桌案上的书籍。

    他惊讶道:“关于力的书籍,竟有这般多?”

    一个简单的问题,竟然能延伸出这么多著作吗?

    李诚铭摇了摇头,用一种难以捉摸的口气说道:“甚至不止这些,这些是西洋千年以前的书籍了,往后还会逐渐翻译近年的。”

    “当然,外夷的东西,你最好只做参考启发,不要尽信。”

    刘三炮愣了一下。

    千年以前……那也太久远了,那时候西洋怕都还未开化吧。

    但他这位老师又不是小题大做的人。

    刘三炮带着好奇,从桌案上拿起一本书……《论浮体》,书名很怪。

    他又看了看作者,恩,名字也很怪,阿基米德,一听就不是有福气的人。

    刘三炮搓了搓手上的冷汗,翻开第一页,开始阅览了起来。

    李诚铭拍了拍刘三炮的肩膀,嘱咐道:“你慢慢看,看完跟门外的书吏说一声就是,我就不陪你了。”

    见刘三炮根本不回应,他笑了笑,转身出了房间。

    李诚铭跟门外的书吏又嘱咐一句后。

    他并未径直离开鸿胪寺,反而又绕向鸿胪寺的正堂方向。

    鸿胪寺大堂内灯火通明,门外守着两名锦衣卫。

    见到李诚铭来了,并未做阻拦,任由李诚铭进了大堂。

    大堂中还有一道身影坐在椅子上,挑灯夜读。

    身旁侍立着一人,虎背熊腰,不怒自威。

    “陛下,臣将人带过去了。”李诚铭轻声行礼。

    坐在鸿胪寺大堂的,赫然便是皇帝本人。

    此时,朱翊钧正在翻阅着《计算之书》。

    他头也不抬,恩了一声:“告诉徐阶,以后就按这个成例了,天赋足够的人选,再送来看外藩译本。”

    李诚铭心中有些不解,但也并未多问:“臣遵旨。”

    朱翊钧抬头看了李诚铭一眼,摆了摆手:“既然是偷偷出来的,不要这么一板一眼了,起来吧,都是一家人,想问什么直接问。”

    李诚铭闻言,缓缓站起身。

    斟酌片刻后,才小心谨慎问道:“陛下,给刘三炮的译本臣也看了几本,届是有他山之石,为何不直接再印刷一份给学院的学生借阅?”

    只见皇帝突然将书本合上,没头没尾来了一句:“果真只是他山之石吗?”

    李诚铭沉默片刻。

    最后还是答道:“或有金玉良言,臣看不懂。”

    朱翊钧失笑,看不懂就是最大的看懂。

    他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接着方才李诚铭的问题,答道:“你是七窍通了一窍,才能视若平常书籍。”

    “若是七窍不通的人看了,不是弃之如敝履,就是直接殇了。”

    “够到门槛再看这些东西,才能化为己用,推陈出新。”

    最重要的还是心窍。

    奔着求知去看这些东西,那才叫他山之石。

    启蒙启蒙,哪里能尽靠填鸭硬塞,底子里的本色不改换,看多了反而有害无益。

    为什么只有刘三炮可以看?

    因为他真正开始思考物质世界的事情了!

    虽然很简陋的思考,虽然是拙劣的总结,错漏更是比比皆是,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