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比格局我李翊没输过(3/4)



    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的政治地位更具合法性。

    他向李翊承诺封赏,说是向陛下讨要。

    但实际上还是曹操自己出钱出力封赏。

    朝廷那边唯一曹操给不了的,就是官衔了,他在名义上没那个权力。

    曹操在许诺李翊官衔封赏的一瞬间,眼眸中迸射着精光。

    仿佛看到了王图霸业的雏形,看到了将来一统北方,一统中原,一统天下的盛景蓝图!

    “曹公,现在还不是高兴之时……”

    就在曹操得意忘形之际,李翊忽然一盆冷水浇了过来。

    令曹操来了个透心凉。

    “子玉此话何意?”

    曹操忙问。

    “迎奉天子乃是头等大事,如果稍有不慎,我们就可能沦为董卓、李傕、郭汜之辈!”

    “到时候被天下群起而攻之,如之奈何?”

    迎奉天子看似是一桩美事儿,其实确实危险与机遇并存。

    如果你把控得好,当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果你把控得不好,那便是董卓之流。

    到时候再给你来个十八路诸侯“讨曹”,就问你顶不顶的住?

    一下子,原本喜上眉梢的曹操整个人都紧张起来。

    李翊的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拥立天子存在的巨大政治风险。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扣一个祸乱朝纲,把持朝政的帽子

    当然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跟把持朝政也差不多。

    但你对内对外不能表现的自己是把持朝政的奸臣形象啊?

    至少样子还是要装一下的吧?

    毕竟,政治是最讲脸面的游戏。

    如果没演好,被其他一些有能力的诸侯抓住把柄,到时候便真成了“天下共诛之”了。

    “李司马,你以为此次迎奉天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听到曹操的发问,李翊缓缓起身,

    “唉”一声叹口气,继而朗声道:

    “不瞒曹公,此次迎奉天子,看起来掣肘的似乎是杨奉、董承、韩暹等辈。”

    “实则不然!”

    “掣肘的既不是杨奉、韩暹等碌碌之辈,亦不是袁绍、袁术等野心之徒。”

    “而是在于地理环境,此次最大的掣肘是洛阳城!”

    李翊的语气格外凝重!

    可见,在这件事上他的态度是非常坚决肯定的。

    “如今的洛阳,虽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曹公可以打败杨奉、韩暹、董承、甚至是张杨……”

    “但只要我们身处洛阳,便永远要遭天下诸侯觊觎。”

    “他们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想来分一杯羹,我们便永远不得安宁!”

    “尤其等袁绍反应过来,他也想要来迎立天子,我们便与袁绍无法避免直接冲突了。”

    讲到这儿,李翊微微停顿一下。

    “所以……曹公觉得把朝廷安置在洛阳妥当吗?”

    “当务之急是迁都!把天子放在我们这儿,不能暴露给其他诸侯!”

    言外之意,竟是曹操老家的陈留都不合适。

    这一番话,李翊的条理十分清晰,曹操也表示认同。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

    既然洛阳不适合建都,而陈留位置也容易遭到其他诸侯打击。

    那有没有一个身处后方,不容易被诸侯骚扰。

    最重要的是它地理位置的好,毕竟天子都府不能够太寒碜。

    这……

    曹操回忆起了司隶内洛阳附近的城郡。

    颍川?

    这个中华“名”族的发源地,似乎是首选。

    这个位置身处后方,不容易被其他诸侯骚扰。

    而且有颍河穿过!

    在古代,有河流的地方必然比其他地方繁荣。

    因为水源是古代极为重要的资源,不仅仅在农业上能够予以极大帮助。

    在军事上也能提供护城河,加固城防。

    这么看来,在颍川建都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