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重视,组织了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大部分专家对通海铁路持赞成意见。
不过铁道部的论证工作一向拖得时间极长,修建铁路又是大事,估计没有一年半载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严小时投资的文化旅游项目已经破土动工,她忙得一塌糊涂,对夏想被邹儒收为学生她却没有而愤愤不平。同时单城市其他企业的改制也正式开始,因为受宝市得到巨额外资的影响,原本对改制持抵触心理的企业都纷纷改变了消极的态度,变得主动积极起来。当然,这也和叶石生在最近几次会议上高调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叶书记的公开表态,让燕省一些保守的势力也变得谨慎起来,不敢再做出头鸟。
宝市现在是一片大好景象,和达富集团获得十五亿美元的巨额投资相比,万里汽车厂的五亿人民币投资也同样引人注目。因为合资协议签订之后,万里汽车厂很快就调整了策略,正在全力以赴研制款CUV,准备在近期推向市场。
与以上两大企业相比,茂盛酱菜获得的六百万人民币的投资就不值一提了。甚至没有人关注重组之后的茂盛酱菜正在慢慢地改变策略,开始注重包装,而且产品品种也多样化起来,不再仅仅生产酱菜,已经开始涉足面酱等同类产品的市场。
单城市和宝市的进一步成功,辐射效应越来越明显,已经有不少地市开始向省委省政府打听第二批试点城市什么时候可以提出申请,都被省委省政府以等候通知为由,挡了回去。
叶石生现在虽然非常乐意立刻就上第二批试点城市,但他在接到何东辰的电话之后,反而冷静下来,决定缓一缓再说。
何东辰的电话在柯达总裁结束了在京城的访问之后,直接打到了叶石生的办公室。
“石生,柯达的事情做得很漂亮,很成功,也是燕省省委省政府领导有力的具体表现,不过……”何东辰的声音听上去没什么威严,却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力量,“我一直信奉的一点是,不要初战告捷先庆功,不要孤芳自赏,更不要得意忘形。一两个试点城市之中的一两家企业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不能以偏概全,我觉得燕省的步伐应该走得更稳健一些才好。再等等看,等单城市和宝市至少有七八家大中型企业都有一定的成绩之后,再面向全省推广比较稳妥。当然,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具体决定权还在燕省……”
何东辰本来是坚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者,如今形势大好,为什么他突然之间又让燕省放缓脚步,在夯实单城市和宝市的基础之后,再提全面推广之事呢?放下电话,叶石生微一沉思,立刻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恐怕有人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凭借多年的从政经验,叶石生判定产业结构调整肯定会继续进行下去,但中间可能会有一些小波折,何东辰的暗示就是让燕省低调一些,以免被别人当成了靶子。
不管是反面教材还是正面教材,只要被拿来说事,就难免夹在中间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叶石生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打电话给马霄:“马霄同志,今后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新闻,暂时压下,不要再宣传。宣传部发一个文件传达一下精神,所有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新闻,包括领导小组的事情,一律不准再宣传报道。”
叶石生没有给马霄问问题的机会,直接就挂断了电话。他对马霄不太满意,对夏想所谓的偶遇新闻记者一事自然也不相信。虽然表面上也生夏想的气,但他觉得马霄惹事在先,事情做得有些过火了。至于顾曾调任华新社驻燕省分社副社长,他虽然不清楚是谁在背后使的劲儿,但也明白很明显就是故意给马霄难堪。
马霄上任不久就折腾了几件事情出来,不是好苗头。燕省向来在宣传方面四平八稳,马霄有意改变现状,也要看看燕省的政治气候是不是允许,更要问问他这个***是不是答应。
叶石生也清楚马霄的来历,所以他才对马霄对他不够尊敬大为不满。
琢磨完马霄的事情,叶石生忽然想起夏想来,觉得有必要郑重交代一下夏想,最近一段时间一定要谨慎言行,千万不要再弄出什么偶遇记者的事件出来。想到夏想,叶石生摇头一笑,想起夏想有时诚实得有一说一,有时又睁着眼睛说假话,还有模有样,真是一个小滑头。
因为成达才的关系,以及夏想主导之下的和柯达的成功谈判,叶石生对他也就多了一些好感和期待。
片刻之后,秘书麻秋回复叶石生,说是夏想去了京城,要拜邹儒为师。
叶石生挥手让麻秋离开,也没深想。邹儒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夏想成为他的学生,也是一件好事。没想到夏想人脉挺广,连邹儒都惊动了,让他也微微有些吃惊。
让夏想想不到的是,他刚到京城,就遇到了一件意料不到的大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