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态度?马霄此举明摆着是和叶石生唱反调。
敢和省委书记对着干,不是故意欺负叶石生脾气好性格软吗?不是仗着有崔向撑腰,在省委常委中,有几个牢靠的同盟吗?胡增周经过和陈风紧急磋商,由陈风出面以市委的名义向市委宣传部传达市委意见,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讨论和争论,燕市所有媒体不得参与,否则一旦发现,严肃查处。
定下了燕市的基调之后,胡增周还是觉得心里不太踏实。他也了解叶石生的脾气,担心他承受不了来自京城和燕省的双重压力,会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甚至有可能对领导小组提出关停。
胡增周最不愿意看到领导小组被闲置,领导小组有任何风吹草动,就意味着燕省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大变。他非常期待夏想能在领导小组做出巨大的成绩,带动燕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从而可以让燕市也借此机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他有信心在燕市大展宏图,实现心中的理想。
燕市是新兴城市,不管是扩建市区,还是发展房产,或是引进高精企业,都大有可为。但目前限于保守的政策,以及省里不允许燕市有太多的动作,为燕市的发展划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才让燕市故步自封,在国内几十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几乎最后,甚至还不如发达省份的许多地级市。
当然也可以理解省里的想法,作为省会,燕市是全省十一个地市的表率,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燕市出了问题,丢脸面的不是一个燕市,而是整个燕省。
如今面对省里错综复杂的局势,胡增周不免有些头疼,又见夏想也介入了论战,对这个做法也是颇有微词。
出于对夏想的爱护,他还是希望夏想能低调再低调,等大战过后,再出来收拾残局比较好,这才是最聪明最稳妥的选择。
胡增周现在也慢慢了解了夏想的性格,表面上看夏想行事周正,非常谨慎,实际上他骨子里有一股冒险精神。不管是从坝县到城中村改造小组,还是从安县再到领导小组,都有弄险的性质在内。虽然说在城中村的经历为他在燕市的人脉奠定了基础,但从安县跳到省委,明面上是由副处提了正处,却因为进入了领导小组的缘故,不可避免地成为两大势力较量的战场。胜则花团锦簇,败则一片黯淡。
胜败之间,天渊之别,有点豪赌的意思。
胡增周也承认,其实人在官场就是时刻在赌博,但夏想下的赌注未免太大了一些,简直就是押上了身家性命。他不免为他叹息,到底是年轻人,步子应该稳妥一些,即使是改革开放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摸索着前进,怎么能不管不顾就一下跳了进去?
思索再三,胡增周还是劝道:“我想你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但我还是说你几句。小夏,燕省不比南方省份,离京城太近,政治气候保守,叶书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又不是那么坚定。现在国家和燕省两级报纸都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质疑的声音,万一叶书记改变了主意,由支持变为态度暧昧,甚至退回到以前保守的态度,你大力为产业结构调整呐喊的声音,在叶书记看来,就成了刺耳的声音。”
夏想明白胡增周的意思,如果叶石生迫于压力退缩的话,确实会让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难以为继,前面的成就当然不能一笔抹杀,但后续工作将会无法进行。省委书记主持大局,就算范睿恒再坚持,叶石生态度消极的话,许多工作也不能开展。关键是还有以崔向为首的一帮反对势力,他们再在叶石生面前煽风点火的话,叶石生难免会再次倒向他们。
夏想点点头:“胡市长说得很有道理,不过我并不认为叶书记会改变主意,相反,他很有可能还一如既往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甚至比以前的态度更坚决,信心更充足。”
“怎么说?”胡增周不解地问。
“叶书记去岭南省回访了,岭南省是国内第一经济大省,也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先驱,现在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数个燕省。叶书记此去,肯定大受震动,再加上岭南省委书记海德长现在在京中的分量,他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坚定支持者,叶书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只会增大,不会减弱。”夏想自信满满地说道,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现在自认比胡增周更了解叶石生,“而且叶书记回来后,发现燕省媒体上面的文章,不发火才怪。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之下,叶书记的选择会是坚定立场,沉着应战。”
尽管燕省之内只有一家《燕省日报》发表了质疑文章,其他几家省级报纸都保持了沉默,显然也有叶石生的人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身为省委书记,被副书记崔向和宣传部长马霄联合摆了一道,愤怒之心可想而知。叶石生再软弱也是燕省***,何况现在还有人和他同仇敌忾,他更是底气十足,肯定要拿宣传部开刀了。
夏想有理由相信,在这件事情上,范睿恒会坚定地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