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7:山外青山》

07 甲之跳板,乙之绊脚石(3/23)

。燕省离京城最近,又正在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应该跑在其他兄弟省份的前列。”

    “领导?哪一位领导?是以个人名义还是以别的名义?”叶石生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中,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向。

    崔向本来以为只要含糊地一提领导,叶石生就会立刻软化立场,不再穷追不舍。不想他不但没有流露出足够的敬畏之意,还非要追问领导的名字,崔向不免暗暗嘀咕,叶石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底气了?

    崔向一时犹豫,叶石生却又及时地转移了话题,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追究责任也无济于事,就不要再提了。”

    崔向心中一喜,叶石生软化了,果然关键时刻他又顶不住了,看来,《燕省日报》事件算是过关了。此事可大可小,只要叶石生没有任何表示,就会在省委中造成共识——叶书记虽然是***,但控制不住宣传口,掌握不了大局。如此一来,向他这个副书记靠拢的人会慢慢增多。

    谁都想找一个说话有分量的靠山。在省委里面如何立威?就是在一件件事件的累积之中,谁说话管用次数多,谁身边的人就会越多。

    “既然《燕省日报》发表了对产业结构调整质疑的文章,肯定也有赞成的声音。我和睿恒、升平以及锦松刚才开了一个碰头会,确定了一下今后领导小组的工作重点,决定安排葛山同志兼任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指导领导小组以后的宣传工作。在宣传方面,领导小组做得还远远不够,葛山同志有宣传方面的工作经验,正好由他来应对宣传问题,制定宣传策略,组织撰写辩论文章。有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质疑,我们就得拨乱反正,为产业结构调整正名!”

    叶石生掷地有声,大手一挥,以一副气壮山河的气势说出了一番令崔向心惊肉跳的话。

    崔向才明白,叶石生不是对日报事件既往不咎了,而是先将此事轻轻放到一边,再抛出他的举动。意思是,只要崔向反对,他就会再提日报事件——政治,就是一种有来有往的交易!

    叶石生要组织力量撰写反驳文章,要效仿邹儒和夏想的举动,在燕省也来一场宣传战?什么时候叶石生变得这么聪明这么有勇气了?他就不怕辩论会输,输了之后对他的声望以及权威大有影响?叶石生的自信从何而来?

    崔向心中疑惑,就不免有些迟疑,拿不定主意。

    叶石生却不等他深思,又说:“葛山同志到领导小组,只是内部调动,没什么问题的话就这么定了。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和睿恒、升平还有锦松都一致认为,丰利同志不再适合担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一职,经研究决定,拟任省委老干部局局长……”

    崔向本来一直站着说话,猛然听到叶石生说出上述一番话,顿时一惊,竟然一下没有站稳,坐在了后面的沙发上。

    叶石生见崔向终于被他的镇静自若镇住,露出了惊惶失措的一面,不由暗暗得意,微微一笑说道:“说了半天话才发觉原来崔书记一直在站着,怎么这么见外?”

    崔向坐在沙发上,心里仍然怦怦跳个不停。叶石生好手段,一回来就抛开他开了一个碰头会,定下了两件大事,件件直指《燕省日报》事件。葛山兼任副组长,明显是要占领媒体阵地,夺回发言权。将丰利从省委宣传部搬开,显然是针对马霄的报复,要安插自己人进宣传部。

    好一手移花接木的手段!

    片刻之间,崔向感觉到后背汗流浃背,竟然湿了一片。

    不过他又瞬间冷静下来,微一思忖,立刻说道:“丰利同志在省委宣传部工作的时间不短了,突然调到老干部局,于情于理都不好交代,我怕他情绪上不好接受,要不先缓一缓再说?”

    崔向来了一手缓兵之计。

    以退为进

    “本来我的意思也是觉得丰利同志可能有意见,会闹情绪,但经过研究,大家都认为丰利同志有大局观,一向服从组织决定,所以也就暂时定了下来。这事也得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如果你也同意,我们在常委上走个过场就可以了。如果有不同意见,就再放到常委会上具体讨论。”叶石生淡淡地说道,目光不经意望向了窗外,“正好我也有一个关于《燕省日报》调整的问题,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想法,要是需要上常委会讨论丰利同志的问题,我就尽快拿出一个关于《燕省日报》的提议出来,一并提交常委会讨论也好。”

    话虽然轻飘飘的,看似没有什么,实际上明白无误地告诉崔向,如果你同意,一切好说,《燕省日报》的事情暂时放到一边。如果你反对,好,两件事情一起提交常委会讨论。

    崔向没了主意。

    叶石生现在的强势超出他的想象,不但没有一点退让之意,反而意气风发,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