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说道:“亚南,你说说看。”
齐亚南也都一一品尝一遍,笑道:“照我看,还是五粮液最好喝,秦池最差。茅台太香了,我不习惯,剑南春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夏想欣慰地笑了:“还是齐叔叔厉害,刚才的几瓶酒中,只有茅台是真酒,其他全是假酒……”
齐东来一脸疑惑,不可思议地看向了服务员,服务员笑盈盈地答道:“齐总,除了茅台之外,其他几瓶酒里装的都是将台酒。”
正在喝茶的齐亚南呛了一口,咳嗽几声大笑起来:“夏处长,您到底演的是哪一出?怎么给我们来了一手偷梁换柱?”
齐东来明白了什么,赞道:“还是小夏目光敏锐,很清楚名气带来的附加值。我只喝出了五粮浪味道不对,剑南春却让我信以为真,惭愧。我还自称一生品酒无数,看来,包装和名气能无形中为一个品牌增加不少印象分。”
齐亚南也明白了夏想的意思:“我明白了,在我这样不懂酒的人眼中,价格是第一位的,价格高,就认为酒好。没想到,几百元的酒和几十元的酒,只换了一个包装,就让我感觉好喝不少,心理暗示果然厉害。”
夏想摆手让服务员下去,解释说道:“其实我并不完全是考验齐叔叔对白酒的研究,真正能品尝出真假的品酒高人不是没有,而是太少了。我只是想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凭借将台酒厂的实力和酿造工艺,对将台酒厂进行改制,投入巨资做好广告,重新包装之后再推向市场,并含蓄地提到当年伟人的‘南有茅台,北有将台’的评语,以齐叔叔的眼光,胜算有几成?”
齐东来终于明白了夏想刚才摆一出乌龙的本意。
齐氏集团以酒店业为主,现在开始涉足洗浴业,所从事的都是高利润的行业。齐东来虽然没有涉足白酒行业,但他心里清楚,白酒也是高利润行业之一,因为白酒无价,在酿造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比拼的就是包装和名气。谁的名气大,谁的价格就高,名气的附加值带来的利润差距十分巨大。
夏想所说的投入巨资再造一个将台酒的说法,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切实可行的策略。
但齐东来还是心中犹豫,毕竟白酒行业和他的酒店业完全是两个不相关的行业,隔行如隔山。就算有夏想策划投资茂盛酱菜的成功案例在先,但投资将台酒厂,所需要的资金将会非常巨大,少说也要上亿元,再加上广告费用,估计要投入两亿左右……他担心一旦失败,会拖累整个齐氏集团前进的步伐。
投资洗浴中心,也需要巨资。现在才兴建一家洗浴中心,就已经动用了差不多近一亿的资金。齐东来不免踌躇。
齐亚南却没有那么多想法,他对夏想有一种盲目的信任,直接就说:“白酒行业利润可观,就算前期投入巨大,相信不用两年就能收回投资。又正好借助单城市是试点城市的便利条件,可以争取到许多优惠政策,我觉得投资将台酒厂可行。”
齐东来微微点头,倒不是他赞成齐亚南的说法,而是对齐亚南能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借助哪些便利条件而心中欣慰。齐亚南比以前成熟多了,看待问题也全面多了,不再像以前一样,简单而直接。
齐东来含蓄地说道:“国家有规定,任何广告词中都不能提到伟人,哪怕是隐讳地提起也不行……”
夏想明白齐东来的担忧,是认为广告费用投资过大,齐氏集团可能承受不起。
“齐叔叔有所不知,其实据我估算,大概一亿的资金就可以救活将台酒厂了。”夏想抛出了他的诱饵。他知道一亿左右的资金对于齐氏集团来说,虽然有些吃力,但还拿得出来,主要看齐东来有没有勇气和信心了。
“怎么说?”齐东来心思一动。他十分清楚夏想的商业头脑,知道夏想做事情有分寸,不会信口开河。而且他刚才特意让人拿来一瓶秦池,言外之意已经很清楚了,就是有秦池的先例可以借鉴。
两亿元的话,齐东来确实不敢贸然进入白酒行业。但一亿元的话,想想庞大的市场前景,还有夏想出色的商业策略,就连一个小小的酱菜厂都可以盘活,何况一个曾经辉煌过的百年酒厂?齐东来不免心动。
“五千万资金用来扩大产能,重新定位市场,重新设计包装,重新扩展销售网络,五千万用来在央视投入广告。除了央视的广告费用之外,在燕省的推广,是几乎不用花费一分钱的。”夏想一脸自信的笑容,侃侃而谈,“可以和单城市政府协商,配合单城市的文化旅游项目,捆绑在一起进行全方位的宣传。相信单城市政府也有专项资金用来推广文化旅游,搭上推广文化旅游的顺风车,这一项广告支出少说也能节省三千万。”
单城市政府自然不会花费三千万元去为文化旅游项目打广告,但以市政府的名义进行推广,还是有许多便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