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7:山外青山》

08 长袖善舞(18/19)

之处。比如可以在京城以及燕省的各大新闻媒体上,以新闻的形式播出,相当于免费的广告。如此一来,就无形中打出了名气,也节省了资金。所以说,政策上的支持就是巨额资金的支持,不说央视,单是燕省电视台如果拍一个单城市文化旅游的专题片,在介绍单城市悠久的历史时,重点介绍一下单城市自战国时就开始酿酒的传统,然后再推出将台酒厂,如此一来,比起单纯的广告更能打动人心。

    如果合资成功,就请省委书记和省长前去视察,省内媒体则会连篇累牍地报道,又是一波重量级的免费宣传。再加上媒体报道产业结构调整之时,把将台酒厂作为成功案例不时地提起,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免费宣传。

    夏想将他心中早就想好的策略全盘说出。

    齐东来听了,不停地点头,心中对夏想的赞赏之意越来越浓。连他都没有想到的商业策略,夏想却如数家珍地说出,齐东来认识官员无数,还从未见过如夏想一样懂经济、有商业头脑且能够造势借势的官员。

    “以上宣传只是粗浅的宣传,是让将台酒厂重新进入公众的视线第一步。第二步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在短时间内,不但让将台酒厂家喻户晓,还能让将台酒深入人心。”夏想见齐东来渐渐被他打动,就抛出最后一个杀手锏。相信此招一出,除非齐东来不想赚钱,否则肯定会当场拍板。

    “快说来听听。”被夏想勾起了兴趣的齐东来,只听刚才夏想所说的战略就已经动心了,觉得眼下确实是大好时机。不料夏想居然还有后手,更是喜出望外。

    齐亚南在一旁感慨,没想到连一向精明过人的老爸也被夏想成功地说服,想想老爸多少年没有这么激动过了,再看夏想年轻的脸庞上闪烁着自信的光彩,心想,夏想确实厉害,不服不行。

    夏想眼睛一扫,就将齐氏父子二人的心思尽收眼底。

    “齐叔叔有没有看到《燕省日报》上我和范铮、严小时发表的文章?”夏想问了一句。

    齐东来不解其意,让服务员立刻从大厅拿了一份报纸过来,他将报纸拿在手中,说道:“当然看到了。你们的文章一发,《燕省日报》发行量大增,不少人想买都买不上,就连酒店的服务员也知道上面的文章,记住了你们三个人的名字。”

    夏想点头一笑:“我的下一步策略是,等单城市的将台酒厂获得投资,改制成功之后,打出了广告和名气,我会组织专家学者就将台酒厂的成功撰写相关的文章,再发表在《燕省日报》上面,用来反驳与产业结构调整唱反调的人。齐叔叔您说,如果将台酒厂作为成功案例被无数专家的文章引用,这笔广告费用,该怎么算?”

    《燕省日报》三篇文章一出,夏想、范铮和严小时三人不能说在燕省人人皆知,至少凡是看报关注新闻时事的人,都把夏想三人的名字记在了心上。如果过一段时间,夏想三人再发表文章,并引用将台酒厂的成功实例来进行论战,想也不用想,一夜之间将台酒厂就会成为燕省的知名品牌。

    在商场沉浮一生的齐东来经夏想一点,再看不出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岂不白活了?他呆了一呆,突然放声大笑:“夏想,小夏,能够认识你,是叔叔最大的运气,是亚南最大的福气。我出一亿五千万投资将台酒厂,就这么说定了。你再找别人投资,就是不给叔叔面子,不给亚南面子,不想再和叔叔来往,不想再和亚南交朋友了!”

    齐东来快语连珠地说出这番话,就是要敲定夏想所说的话,省得夏想变卦,将天大的好事交给别人去做。因为,实际上按照夏想的设想,投资将台酒厂几乎就是一条没有风险的阳光大道。

    夏想不慌不忙地将刚才的储蓄卡拿在手中,笑问:“我为齐氏铺垫了一道阳光大道,这个卡,是不是分量太轻了?”

    齐亚南没明白夏想的意思,以为他真是嫌钱少,脸一红,急忙将卡收了回来,说道:“夏处长是齐氏的大福星,您说一个数,我眼睛都不会眨。”

    “如果我是贪图你的钱,想乘机自己捞上一笔,亚南,你说我怎么会找你?怎么会将将台酒厂这个好项目交给齐氏?”夏想笑了,自斟自饮了一杯,“喝酒讲究对口味,交友贵在交心,我结交的是你这个朋友,是认为我们以后会有长久的合作,可不是为了眼前一点小利……”

    夏想点到为止,不再多说。

    齐东来明白过来了,知道夏想所图的是长久的合作,齐氏集团壮大之后,有的是机会回报夏想。以后不管是为了夏想的政绩,还是个人前途,只要有用得着齐氏的地方,齐氏定当竭尽全力,不计回报。

    齐东来主意既定,就伸手拿过储蓄卡,随手收了起来,说道:“和小夏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知道你志向远大,不在意蝇头小利。叔叔心里有数,一些虚伪客套的话就不多说了,亚南以后跟着你,由你指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