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意思,明就是明面的意思,昆明池,就是用来给长安人供水的蓄水池。
昆明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是这么来的,后来还因为地理方位的巧合,直接成为了城市名,毕竟昆明池刚好就在长安西南。
这昆明池和历史上那个还不一样,历史上那个是干蓄水,而现在这个是有闸口的。
白天停止蓄水,晚上截流部分。
这样把用水比较少的时间的水给储蓄起来。
而昆明池用四条渠送往长安西部的陵县,长安城区,长安县万年县,以及城东四个方向。
这样一来,新城用运河水,老城用的是蓄水池的水。
虽然这和历史上不一样,但的确历史上就有这个,霍海对汉朝的历史不是那么熟悉,所以不知道这一茬。
所以他设计水利的时候也没考虑过这个。
的确是因为这次教训,才让霍海现在在怀朔,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超级人工湖。
当然了,主要原因是建城的钱是匈奴公司提供的,不用白不用!
田千秋确定自己肯定分析的很正确。
霍海笑了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是对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大错特错。”
“就算当初我就知道有饮水漏洞,我也不会选择修建昆明池。”
田千秋疑惑:“怎么可能,以你的聪明,你只是不知道这个漏洞罢了,因为你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没时间深入研究,才会在大工程上十分精彩,小地方出现问题。你绝对不可能放着这个漏洞不管。”
霍海:“不,我会。”
田千秋不信。
霍海:“因为,我当时没钱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设计出了什么方案,我就一定会把它建立出来?这你就想多了。”
如果真是这样,霍海早就修水电站了,电机这种东西还需要假他人之手慢慢研究?
为什么没修?因为没钱!
因为其他行业用不上这些技术,如果要纯粹的依靠水电站和用电系统的内部项目,去支撑消化水电站的建设,去支撑电灯泡的制作等,那能把整个大汉的钱全部烧光!
霍海:“或许在你看来一个完美的项目是百分之百,普通人能做到六成,而你能做到八九成,你觉得只要费心思我就会做成十成?”
“现实世界不是这样的,现实世界是,其实很多东西设计出来都是完美的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百,甚至超过你想象的完美的百分之百。”
“但现实是,我手中不只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项目。如果我把这个项目做到百分之百,那另一个项目就是百分之零,而如果我只要百分之六十,那我就能做出是哪个项目。”
这就是政治啊,孩子。
欲望是无穷的,而资源是有限的。
就算是纯粹把资源全部拿来做有利于发展的事情,那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全投入啊!
再说了,一个时代的人全只为发展不做任何提升自己福利享受的事情,可能吗?得要一个什么伟大的目标,才能说服这么多人这么干?
就好像,建立一家跨国级别的千亿级别的公司,能说服创始人团队一开始不拿工资,因为人家是为了几十年后一点点股份就价值十亿在奋斗。
但是你开创一个六百万规模的公司,凭什么说服二十人团队的创始人团队全都不拿工资?
这就叫政治。
霍海把这个道理仔细的讲给田千秋听。
霍海想要看看,还没有踏足这个领域的田千秋,听到这些后会是怎样的反应。
是从此对水利失去兴趣一头闷在政治上,还是继续深耕水利。
如果他选择了前者,培养的好的话,未来他当不了非洲洲长也能当个北非刺史什么的。
如果是选择后者,那霍海也不知道他未来会有什么成就。
田千秋陷入了沉思。
每一个聪明又出身高人一筹的人,总是容易形成完美主义的强迫性格。
现在的田千秋明白了一件事情。
自己就算设计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水利工程,最终建设出来也一定会是打折扣的。
但是……如果自己能说服别人跟着自己去完成这个惊世骇俗的水利工程,岂不是才更显得自己厉害?
霍海看他没有思考出结果,开口问道:“你觉得三门峡这个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