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数个学堂的孩童学子正等着学生去教授,所以,当时学生也并未有多灰心,谁料陛下和殿下重开恩典,再行会试,学生激动莫名,心中希望再燃。”
“二次会试之题目,与以往与众不同,不可谓不刁钻,幸得早年父亲带我游历山川,也曾观过大江大河,故而心中有些思路,最终侥幸得中。”
“学生叩谢陛下、监国之盛恩。”
说罢,他又再度下拜叩首。
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为姿态,全都十分得体,叫人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瞧瞧,瞧瞧,这样的人才,险些埋没了!”
朱橘指着解开,朝着一众文武道,
“这就是父皇为什么要力排众议,重开科举的原因——不能让庸碌无能,只会写一些空头文章的人上来,而埋没了真正胸中有丘壑的人才!”
“这位解开进士,就是证明!二次会试,成果斐然!”
众文武闻言,皆是拱手行礼:
“陛下圣明!殿下英明!”
朱橘笑着点了点头,朝着身边的毛骧道,
“去,叫人把解进士的会试试卷拿来我看。”
“遵命。”
毛骧应声而去。
“解开,你继续说。”
“是。”
解开站起身来,收拾好了思路,继续道:
“学生认为,对云南土司,应该刚柔并济。”
“并且,刚的对象和柔的对象,也要分出不同来。主要是进行一番调查。”
“对于安分守己、目光长远的土司首领,应该予以安抚和扶助,令他们做大做强,以压制心思叵测之辈,这便是以夷制夷之法。”
“云南地界多瘴,亦多毒虫蛇蚁,非本地之人,往往水土不服。所以,朝廷不能大举用兵,还是要利用好当地人,以他们为拳,击打不臣!”
“尤其是对于那些油滑狡诈,归而复叛、叛而复归之辈,当采取以夷制夷之法,否则对于朝廷来说,总归是一件棘手的事,虽为癣疥之疾,却无法根治,白白费心。”
“而对于动乱分子,则应该予以威慑,朝廷应当派出精兵悍将,挑选一支可以歼灭的土司,果断出兵,以求速决速灭,如此一来,方可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朱橘听得连连点头。
“不错,真不错!”
他赞誉道,
“你这一番话语,不光是把如何平定土司叛乱的方法说了出来,甚至都要把朝廷对整个云南的政策都讲清楚了。”
“好,好啊!”
“看来,你是想要当状元了!”
不愧是大才子的老爹,确实没让人失望啊!
“监国谬赞了。”
解开一脸谦逊的道,
“学生才疏学浅,浅薄之策,不敢奢望状元。”
朱橘哈哈一笑。
“不要这么文绉绉的嘛!”
他抬手道,
“放松一点,不用绷着!”
“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精气神!你有才能,纵是傲气一点也没什么!”
正此时,毛骧已带着会试考卷前来。
“殿下,微臣来去匆忙,没有分辨哪张是解进士的考卷,就一股脑全都带过来了。”
朱橘嗯了一声,在四十余张试卷之中寻找解开的答卷。
一边找,他一边道:
“还有剩下的十来个题目,你也要答吗?”
“若是要答,继续。”
解开摇了摇头。
“其余题目,学生暂时还没有思路。”
纵然是有,以他的性格此刻也不会作答,锋芒不能太露,也得给别的同年发挥的空间呐!
“嗯,那你权且退下。”
朱橘略抬了抬眼皮,朝着众进士道,
“解进士为你们开了个好头啊!”
“你们若是都有他这样的水准,本王绝不吝啬官位!”
“还有谁想上来试一试的?但试无妨!能在我的考卷下入选进士的人,绝非无能之辈!”
“来吧!展示!”
一番话语,听得众新科进士皆是蠢蠢欲动。
都说万事开头难,有了解开打了个样本,他们此刻心中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