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恋曲2005》

另辟蹊径(3/7)

br>    名字别具一格的“花间宁餐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时,公司第一次董事会,于2006年3月11日10点整,在盛大家园6栋2603室召开,宁晋、徐华、吴坚三位董事会成员悉数到场,申晴作为董事长家属也出席会议。

    会议第一项内容,便是董事会成员签署《合伙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宁晋出资14万(含申晴4万),占股60.87%;徐华出资6万,占股26.09%;吴坚出资3万,占股13.04%。

    二、公司所得收益,在每年年底按出资人出资比例进行分红。

    三、如公司需扩大经营或出现亏损,到时由董事会讨论,是否追加投资。

    四、公司注销或破产,剩余资产按出资人出资比例进行清算。

    五、公司注销或破产之前,股权不能清退和转让。

    ……

    “尼玛,这是什么协议?跟小儿科一样,还是法学专家起草的……”徐华骂骂咧咧之后,还是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不好意思,我不是什么专家,再说,我们一个小公司,搞那么正规干嘛?意思到了就行……”吴坚说着,也签上自己的名字。

    最后轮到宁晋签字,下笔却是如要千钧之力,自己再傻也不会天真地认为徐华会斤斤计较,吴坚是水平有限,他们入股实际就是变相地借钱给自己,而自己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他们的钱至少会一分不少地还给他们。

    董事会签署好协议,宁晋代表董事会郑重交给申晴一张银行卡。卡上的金额是23万元整,里面有徐华的零花钱,吴坚的奖学金,申晴自己的存款,还有宁晋厚着脸皮问家里“借”的钱。

    “申晴同志啊!”吴坚说道:“组织对你绝对放心,这里面的钱该花的花,该省的省,不要有太多顾虑。”

    “申晴啊!”徐华说道:“我也要求不高,到了年底,这卡里的数字还是23万就行。”

    “大家请放心,不管怎么样,我每月都会做一张详细的报表,给你们过目。”

    下一项事情就是给第一家门店起名。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不知道谁提议了一个店名,大家都是眼前一亮,一致认为就叫“林深小苑”,店名的意思是不言而喻——宁申小苑。

    之后便是门店的人员组织分工问题,会议最终达成决议:宁晋任公司董事长兼门店总经理,全权负责门店各项事务;申晴任门店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协助总经理做好经营工作;徐华、吴坚任公司董事,兼技术顾问,做好年底分钱工作。

    四人在家简单地吃个工作餐,就各忙各的,尤其是宁晋,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大事。

    浦东新区的西南边,有一个已是老旧的小区,叫做德州新村。新村没有围墙,没有景观,只有一排排望不到头的五层房子。

    浦东有无数这样的新村,当年就是为了解决浦西住房困难和拥挤的问题而新建,九十年代,几十万家庭就此告别浦西,迁到浦东。而申晴一家,就是当年动迁大军中的一个家庭。

    “看啥啦?上去啊!”

    申晴的招呼,打断了宁晋的无限感慨,宁晋只有硬着头皮,提着大包小包,跟她上了楼。

    “爸爸,”申晴进门就大叫起来,“阿拉来了。”

    “来啦?”一个中年男子不快不慢地从里间走了出来。

    “这就是阿拉爷,”申晴又转过头,“这就是宁晋。”

    “叔叔你好。”

    “侬好,侬好,坐,坐。”

    宁晋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就见申晴爸爸的样子,跟申晴妈妈相比真是天差地别,五十岁不到年纪,两鬓已是斑白,眼角布满皱纹。自己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为何申晴妈妈会弃他而去。

    申晴爸爸跟着坐在了餐桌对面,一时无话。宁晋稍微扫视了一下家里的环境,面积局促,陈设简单,自己所在之处,是一个餐厅,左右各有两个房间,这就是上海人所说的两室户。

    “侬吃茶啊!”申晴爸爸将倒好的一杯水,递了过来。

    “好,谢谢叔叔。”宁晋微微起身,伸手接过。

    申晴爸爸只是点了点头。

    宁晋知道,申晴爸爸早年下岗,现在在某个银行当保安,如果他不主动问自己什么,自己还一时真找不到什么共同可聊的话题。

    “叔叔,您身体还好吧?”

    “还好,还好……小晴,侬在忙啥么子啊?过来坐啊!”

    “来了,来了……”申晴从卫生间走了出来,“那聊点啥么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