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108章 圈地!府兵制+八旗圈地+西方骑士庄园!(3/4)

,所有耕地,就都是史天倪你这个万户的土地了。然后,按照土地的大小、贫沃,进行分配。普通士兵算一份,十户长算两份。百户长算五份,千户长算三十份,万户长算三百份。以后,这些土地,就是你们的了!”

    史天倪道:“也就是说,十户、百户、千户、万户的土地,是和士兵们分开计算的?一个十户,加上他麾下那九个人,实际上是十一份地?一个百户的土地,是普通士兵的五倍?万户的土地,是普通士兵的三百倍?”

    赵朔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赵朔制定的这个分配制度,其实和金国的猛安谋克制度,蒙古在中原实行的汉军世侯制,明朝的军户制,乃至于清朝的八旗圈地,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汉军八旗的十户、百户、千户、万户们,既是管军事,又兼任了收税官的活计。

    汉军八旗的士兵们,则获得了汉人最看重的耕地。

    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真正把土地发到士兵的手里,士兵才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但是,只要天下承平日久,人口滋生,肯定会弊端丛生。

    不过,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太宗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朝皇太极,岂会是什么愚蠢之人?

    说穿了,这玩意儿打天下是真好使啊!

    至于坐了天下之后?那就慢慢改呗,世界上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制度。

    而且,赵朔是要征服整个世界的。

    人口爆炸的速度再快,也没有赵朔势力扩张的速度快,这个地球上空地实在是太多了。

    赵朔将带着最精锐的汉人和蒙古人的勇士们,去中亚西亚,去欧州,去非洲,去南北美洲,占领无数土地。

    这么多地,还怕不够分的?

    另外,赵朔还打算因地制宜,将或者十户,或者二三十户,甚至一百户集中在一起,建立一个大大的庄园。

    如此以来,庄园内可以酿酒,酿醋,建立磨坊,养殖鸡鸭,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就有点西方贵族庄园的味道了。

    如此一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八旗将士,都能获得比最初计时多上不少的收入。

    当然了,现在这个会议只是说个大略,以后的细节慢慢补充就是。

    赵朔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没有?”

    “那土地的原主怎么办?”史天倪还没说话呢,张柔已经关切地问道。

    严实也道:“对啊,那些富户也就罢了。平民百姓他们本来就生计艰难,再夺了他们的土地,不太好吧?”

    郭宝玉心思细腻,道:“驸马的意思是,再让这些平民百姓,租赁汉军正黄旗的土地?”

    史天倪道:“那咱们的地租,定到几成合适?”

    很好!

    赵朔听了他们的问话,心中暗暗点头。

    如果是一般人,听说把一州的土地都赐给自己,肯定会喜形于色,恨不得马上跑马圈地了。

    但是,张柔、严实身怀侠气,喜欢打抱不平,首先想到的是平民百姓的生计。

    郭宝玉和史天倪,也仔细考虑其中的细则,完全没有露出贪婪之相。

    不愧是史上有名的人物,是能跟赵朔一起做一番大事业的人!

    赵朔道:“就按四成吧。百姓们失了土地,既可以做其他生计,也可以租种你们的土地。其中,三成归你们,一成归我。剩下的六成,就算是百姓的。你们以为如何?”

    “完全可以。”史天倪眨眼间就算好了账,道:“平均下来,大概是七户养一兵,士兵收入是普通农民的三倍。他们要自备铠甲、武器、马匹,还要进行训练,其实花销相当不小。

    所以,他们真正的收入,仅仅是普通农民的两倍。

    将士们干的是刀头舔血的买卖,普通农民却是性命无忧,这个分配已经很公平了。

    而农民,一个人一年有一千一百斤的粮食。如果交四成的税,那一个人还有六百六十斤的粮食,也可以满足温饱。”

    六百六十斤粮食,要解决温饱,当然不算多。

    但也绝对不算少了。

    到了现代社会,改开前特殊重体力劳动者的口粮,也才一个月五十斤,一年六百斤。

    轻体力劳动者和儿童的口粮,一个月是三十斤左右,一年三百六十斤。

    省下的粮食,就可以买衣服,买些农具什么的。

    而且,桓州别的不多,就是牲畜多。

    有这些大牲畜的参与,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