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军师》

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观(2/4)

所谓的大事在陈翎眼里其实算不了什么,但那些迷信徒,他们何其无辜,他们何其糊涂,只会跟随在后,摇旗呐喊着,出了大事,就会让他们全抗下来了。

  由于此事与自己有关,现在徐和所宣传的教义已经是自己篡改过的,不是张角所传的太平道教义,因此陈翎不得不回北海一次,得细细查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徐和不是派他去倭国,祸害那些倭人去了吗?

  拜别了张辽、公孙羽、韩猛、郝萌、曹性几人之后,陈翎带上夏侯恩,在数十护卫的跟随下,纵马向北海而去。

  途径历城、东平陵、齐国,直至北海。

  一路之上,农户于田亩耕种,牧牛童子偶尔得现,陈翎见之,顾夏侯恩道:“如此之景,方不负我奔走劳苦,几经波折,跟随主公至今。”

  夏侯恩不明所以,只是连连点头。

  回至北海之后,先去吕府上拜见了主母严氏、夫人貂蝉,之后来至衙内,正见诸葛瑾埋头政务当中。

  听见外面动静,诸葛瑾抬起头来,见是陈翎,顿时展颜笑道:“子仪,来的正好,来,来,过来帮忙处理一些。”诸葛瑾说完,将案几上数叠公文中,挑出两撂搁在陈翎面前,同时唤上仆从,送来笔墨纸砚。

  陈翎见之,叹了声道:“子瑜,我可是还没回家…”

  诸葛瑾说道:“你杞园好着呢,别忙着回去。说说前方的情况,虽然有战报过来,但还是听着说来才令人兴奋。”

  陈翎跪坐在诸葛瑾下首,叹了声,说道:“此事于后再说,我回来是因听闻北海竟然有道观建起,这是为何?”

  诸葛瑾言道:“这是徐和在办的,他说这是奉你之命行事,我不好过问,遂批复了。”

  陈翎盯着诸葛瑾,再叹一声,说道:“子瑜,此事你却办差了,徐和我只是命他前往倭国传道,并未同意在青州境内如此行事。”

  诸葛瑾问道:“这是为何?”

  陈翎说道:“徐和此人心思叵测,我只是考虑孝起、定公在倭国不易,才出此下策,令其赴倭国传道,所传的道,乃是‘老子’之名言,乃是使人向善之道。然以我自度之,在这一事,徐和肯定会惹出纰漏来,不过不曾想到,在出海之前,他竟然就已经如此这般了。”

  诸葛瑾还是不明白,说道:“既然是圣人之言,为何…?”

  陈翎罢手,正视诸葛瑾的双眼,说道:“子瑜,你是如何看待这片天地的?”

  诸葛瑾不明所以,说道:“芸芸众生,有人生来,有人去世,不过如此。”

  陈翎说道:“子瑜,若是我告诉你,这片天地乃是‘老子’开天辟地所得,你会如何想?”

  诸葛瑾沉思了一下,说道:“这般言论,我听闻过,…”

  陈翎不等诸葛瑾说完,继续说道:“若是我说神仙可以修炼而成,你会如何?”

  诸葛瑾瞪大了双眼,怀疑着问道:“真的假的?”

  陈翎恨不得戳瞎诸葛瑾是双眼,恨声道:“子瑜兄!你看看,就算是你这般有着渊博学识的人,都是半信半疑着,何况那些愚夫俗子!”

  “我本意是勾起倭人的好奇之心,然后使其成为道门教众,那么这样一来,就不必担心倭人反复背叛了,然而现在呢?徐和用从我这里学去的东西,去诱骗青州诸位父老,子瑜,你敢说你这事情,办的很好,很正确?”陈翎怒道。

  诸葛瑾一时半晌说不出话,最后憋出一句来道:“这是你做的孽,没我什么事…”诸葛瑾说完竟然不理睬陈翎,埋头苦苦批注起来。

  陈翎颤着手指向诸葛瑾,哽塞道:“你…,哎!”陈翎跌坐下来,扶案几欲泪下。

  见陈翎无了声息,诸葛瑾偷偷抬起来头,觑了陈翎一眼说道:“既然如此,还不赶快去令人撤了?”陈翎是这个权的,只要一句而已,“此建筑不合规矩”就行了。

  陈翎幽幽道:“说的容易,办起来很难啊。”看见诸葛瑾又不明白的眼神,陈翎心一横,索性就直说了,“道家的确有些小术能够迷惑人,然百姓不识,会以为是仙家手段,之前我从徐和手中要来,此书中记载的几类术法,其他不言,就论其中一项,符祝,能够祛病消灾,张角借之能积势而起,子瑜,你不会不知吧?”

  “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道思过,因以符水饮之。”传闻中是这样的,诸葛瑾知道,遂点头,就没有说话了。

  陈翎接着说道:“如此之法一经得施,广为宣传之后,民心在何?”陈翎不等诸葛瑾接话,便继续说道:“此时北海信徒既然开始为老子立观,便应该是已经见过此术,在如此情况之下,我如何能够将民间所崇拜的神仙,以及我等视为先贤的圣人,从道观中搬出、捣毁?”

  诸葛瑾哑口无言,可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