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军师》

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观(3/4)

在就算没什么说的,也得问上一句,诸葛瑾乃道:“这如何是好?”

  “回家途中,我思得一计,且听我道来,”陈翎说着,斟酌了一下,这才开口言道:“事已至此,其实我亦是别无他法,只有限定了,每一个城池只能有一道观,有官府给出凭证,道士还是我青州治下之民,不能有任何不同。”陈翎说完,向着诸葛瑾问道,“子瑜,你觉得如何?”

  诸葛瑾捋了下思虑,说道:“子仪,你是心忧治下之民信教之后,便不服从管辖,是否如此?”

  陈翎点点头,辄而又思量道,不止如此,道教为何会得势?

  一般都是由于帝王将相贪慕富贵,想长生不老,才会敬畏有加,尊为上宾,得以获得特权豁免。此时道教虽然仅仅在萌芽中,但不可不防,如何防止,陈翎心中思量万千,却硬是想不出办法来,难道要告诉天下人,这个世界不可能有长生不老之法的,说是可以这样说出去,但有人会相信吗?

  前思后想之后,陈翎得出一个结论,自作孽不可活啊!

  这一切说起来都是自己弄出来的,想不到现在,自己竟然拿它毫无办法!

  最彻底的办法,所有接触过徐和的人全部抓捕起来,收监关押,然后就天下大吉了。

  可能么?

  不可能啊!

  自己所想的,一城一道观,这样起码能够在不影响大多数百姓的情况下,将道教的传播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自己能够从“君君、臣臣”上管理他们。

  而每城一道观,其实就是限定了道士人数,一座道观能有多大?

  一百人?

  二百人?

  三百人?

  …

  就算一千人吧,也不过是一千人而已,其他的还是黎民百姓,不是方外之士。

  陈翎想的是美妙,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将来有一天,一个城池中没有一座道观,会被视为异端,直接攻打焚烧!

  某位大人物曾经说过,每一个城池有一道观,也就是说,每一个城池中必须建起一个道观来,不然,等着被灭吧!

  吕布循迹率骑军而进,路上一无所获,于禁没追到,自己女儿似乎也不知去向。

  直接至奉高城下,吕布仰望城楼,看着女墙上飘荡着的“曹”字旗帜,心中不知什么滋味,此刻奉高城门大开,根本没有任何一曹军兵卒的影子,吕布明白,于禁应该弃城而走了。

  令人回赢县传令之后,吕布率骑军进入奉高城。此时快至兴平元年十一月份了,曹操或许还在雍州,曹操或许已经攻下了长安,这一切对于吕布来说,似乎不重要,吕玲绮不见了,这才是自己所关心的。

  在城中坐定不久之后,来自梁甫的消息传来,自己的女儿吕玲绮竟然将最靠近泰山郡西侧的城池攻陷了下来。

  吕布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喜悦?

  埋怨?

  都没有罢,有的是心底一股浓浓的亲情,若释重负,女儿没有什么事情,甚好,甚好。

  在吕布占据泰山郡之后不久,臧霸进军彭国郡,似乎迫于臧霸军势,驻守在这里守军也向后退去了,让出了一郡之地,臧霸遂得以几乎全领徐州,除去琅邪郡之外。

  而曹操对此似乎没有任何报复的想法,继续帅大军攻袭着长安,完全一副不顾兖州的架势,势要将天子从郭汜、李傕两人手中抢出,迎回洛阳。

  长安城外曹军大营中,曹操与郭嘉对坐,郭嘉看完了书信,开口言道:“主公,真不准备此刻下城,班师而回?”

  曹操呵呵一笑,自诩着道:“若某在兖州,温侯吕布,徐州臧霸岂敢轻动?”

  说完这话,曹操反诘问向郭嘉道:“奉孝,难道你又想相戏于我?”

  郭嘉为曹操斟上酒,笑言道:“岂敢,不过袁绍败于吕布之手,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曹操捋须道:“本初此人,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兼之志大才疏,若无四世三公余荫庇护,岂能有今日之势?”

  曹操继续说道:“我意欲年前回师兖州,在此之前,只盼本初不要令我失望,再与温侯决战一场,方不负我耗费无数粮草,拖延至今。”

  郭嘉颔首,问道:“主公将如何待马腾、韩遂两者?”

  曹操说道:“韩、马之战过于蹊跷,姑且静观,以待结局如何,再做处置;现在么,张济占据宛城之后,颇令我为难…”

  郭嘉深有同感开口说道:“不错,若是遣军征讨,诸侯见之,便知主公尚有余力,不敢出兵混战厮杀;如此一来,不如派使前往说之如何?”

  曹操问道:“何人为使?”

  郭嘉沉思半刻说道:“程昱有谋,能断大事,不如就遣他前往如何?”

  曹操说道:“善。”

  曹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