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一百章 :踏白(3/5)

朝廷一定会狮子扑兔,竭尽全力,只因为一点,那就是徐州所在正为江淮运河枢纽,当年庞勋作乱,做了一事,即派兵攻打都梁城。”

    张龟年见赵大没反应,就知道他是不清楚都粱城,于是不动声色找补了句:

    “而众所周知,都梁城是南北交通要冲,江淮贡米、钱帛必由此地入关。而庞勋拿了这地方,直接掐住了朝廷咽喉,试问朝廷如何会不发重兵围剿?”

    这下子赵大明白了,这和当年道光一样啊,和英国人打鸦片战争的时候,就是因为镇江被拿下了,然后就顶不住了。

    只不过咱们大唐朝廷本钱厚,一下子把庞勋给打死了,而道光老儿是打不过英国人,所以被掐住咽喉后,就投了。

    本来赵大以为张龟年说到这也就结束了,却没想到张龟年后面的话更深刻:

    “徐镇坐拥运河水道,占尽便宜。每年江淮漕米有四十万石,但最后能入仓的不过十之三四,其中既有漕吏狡蠹,更多是徐镇、汴藩上下其手,掠漕粮为己用。往日朝廷每每换两镇节度使以整饬河道,但为被本藩强人驱逐,所以徐州兵乱,正让朝廷有了正本清源的机会。”

    听了张龟年这说法,赵大这才恍然,不过他更关注一点:

    “老张,我能不能这么理解,就是徐州是又能打,又有钱。”

    张龟年点了点头,用这样一句话总结:

    “天下河利,只徐州就占了三分,其地水陆交会,交贩往来,每日往返漕船,接天映日,再加上徐土自古出精兵,当年庞勋以一镇而抗天下,便可见徐州强横。”

    赵怀安捏着短髯,犹豫了下,问道:

    “老张,我是说如果哦,如果我说我和徐州有缘,我又在此战后立下殊功,你觉得我移徐州做个防御使的机会有多大?”

    张龟年吓了一跳,左右看了一下,见几个幕僚都在惊疑,忙说道:

    “使君,咱现在不过是是一右厢兵马使,除非咱们能在后面阵斩南诏国主酋龙,不然绝不可能从兵马使飞到防御使的位置的,而且就算咱们立了这样的大功,想要到徐州做防御使,那也是根本没可能的。”

    赵大脸上有点遗憾,嘟哝了句:

    “真的一点可能也没有吗?”

    张龟年也不想打击赵大,只委婉提了句:

    “敢问使君认识长安的哪位中尉、门下?”

    赵大尴尬一笑,他认识最大的官就是高骈,但咱又不能投他,如此他赵大还真的就应了那句“朝中无人”啊!。

    见赵怀安有点沉默,张龟年也沉默了一会,他在心里犹豫了下,终于下定决心,说:

    “使君,且不说能不能去徐州,便是能去,徐州也不是个好去处。”

    赵大眼眉一抬,聊这个,他可有兴趣了,他忙问:

    “哦,老张,这事你可得和我好好说说。”

    张龟年已经下定决心了,也不打哑谜,直接把他的看法全部说来:

    “使君,徐州虽为强藩,却非是英雄用武之地。此地为南北要冲,南北有乱,必先下徐州。此外,前些日董公认为王仙芝草贼不足为虑,但卑下却不认同,反而认为这是大乱将至。”

    这话一出,赵怀安是愣住了,而如王铎等幕僚则是以为自己听错了,皆诧异地看着张龟年。

    老张这会也不藏了,直接暴露出他远超于一众幕僚的上层视野,他和赵大说:

    “所谓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中原自古为天下腹心,一旦有乱那就是要命的事情。昔隋末,望之烈火烹油,可一旦中原有变,豪杰竞相而起,便是二世而亡。而我朝与前代还有一处不同,便是这运河水道。”

    这是赵大第一次听得那么认真,他知道眼前的老张不是凡人,人家有真东西。

    就这样讲吧,他问过一圈人,有些是知道王仙芝作乱的,有些是压根不知道,不过后面就算知道了也丝毫不在意。

    赵大是从后世来的,所以把王仙芝和后面的黄巢看得重,但这个时代的人只会当他为一次寻常的民乱。

    大唐的疆土太大了,抗税的,劫掠的,在山上做草头王的,杀官的,不说每年都有吧,那也是稀疏平常的事了。

    一般这种事情,别说到长安天子的御案了,就是当地刺史都听不到,就被无视了。

    因为这种民乱有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年景一好,马上就消失不见。

    所以大部分州县甚至是理都不理一下。

    而在大部分人眼里,王仙芝就是这样的,虽然这会好像闹的大了点,但不也没打州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