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旁边赵怀德的话,那李思安又暗道了声果然如此,然后就亦步亦趋跟在后头,然后远远的就伏在地上大喊:
“宣武军牙兵李思安见过赵使君,请使君速速发兵,救救咱们宣武军吧。”
这句话直接把赵怀安刚刚的自信整没了,他耳朵一红,忍不住诧异道:
“啥,你宣武军咋了?速速上前说来。”
那李思安忙膝行向前,一阵泥土带尘埃,拖到了驴车下,然后对赵怀安哭诉道:
“赵使君,我家将军令我来求援兵,说咱们已经被破两营了,再不救,我军大营都要守不住了。”
赵怀安越听越糊涂,连问:
“怎么就被破两营呢?你们兵马不过万吗?营垒都是十二座,这才多长时间呢?就丢了两个营?你们打的什么仗?”
那李思安忙解释:
“小的也不清楚许多,只晓得我军所扎壁垒虚浮,形同虚设,草军一推便倒。而诸营兵马几乎一触就溃,后方部队也不敢战,所以将军喊我特来要援兵啊!赵使君,看在同为朝廷分忧的份上,拉咱们宣武军一把吧!”
赵怀安这个时候才晓得宣武军有多离谱,战场上的大营竟然扎得浅,做表面功夫。
这些宣武军不是没战力,是飘在天上飘得太久了,这种生死的事情总觉得轮不到他们,以为还和以前一样,忠武军在前头打,他们在后头赚。可却忘记了,战场是生死之地,谁要是在战场上糊弄事,命运也会和他开玩笑的。
但说这些已无益,为何?因为他们这次带来的大部分粮秣补给几乎都在宣武军大营那边。
这一次,杨复光带着大批物资抵达曹州城下,本来都是装载在漕船里的,可为了做戏,他就将大批物资运到了宣武军的大营内。
毕竟在当时,以宣武军的情况,那肯定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所以一旦宣武军大营丢了,粮秣被抢光了,他们别说再打曹州城了,怕不得立即要跑路回汴州。
而更麻烦的就是,就是这批物资落在了草军手里,那才是影响整个中原战局的大事。
想到这里,赵怀安问道:
“你这大老远跑我这干什么?在战前我军就得了军令要夺门的,并没有多余兵力去救你们的,你应该去找忠武军。”
不过赵怀安这话也就是说说,毕竟总不能让这人再跑一趟城东北吧,那时间哪还来得及?
可他没想到这李思安听了这话,就开始对忠武军破口大骂:
“赵使君,我最早就是去寻的忠武军,毕竟监军使就在那驻营,可谁成想,咱压根都没看到监军使,就被一群人给赶出来了,最后还是一个好人告诉咱,让咱来寻你,定能救咱们宣武军的。”
说着,李思安就吹捧着赵怀安:
“赵使君,早就听闻你义薄云天,今日能救得咱们宣武军,我军必有重谢。”
赵怀安斜了一下李思安,对他的话是半点不信,倒不是不信这人的真诚,而是不信他说话有用。
不过忠武军那边为何不出兵了?杨监军使又有什么考量?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念头:
“不会是这些忠武军压根不打算救吧!”
想到之前的做派,顿时觉得这个可能性太大了。
不过忠武军不出兵,那这事就有点复杂了。
他倒不是怕草军,而是怕自己这边去救宣武军的时候,那城门被忠武军钻了空子,到时候救了宣武军没落到好,又丢了破城之功,这就亏了。
就在赵怀安权衡利弊时,外面跑马道上,三个骑兵引着一个骑士穿过一个个军阵,直奔了过来。
这骑兵停在赵怀安车驾前,也不下马,大喊:
“使君,张都将送来军报。”
说着,就将胸口的一卷纸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看这骑兵的装扮就晓得是赤心都的,眉头一皱,展开纸扫了一遍,神色更加严肃了。
看完后,他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手插在小铜钵里,里面装满了一粒粒大米。
抓着米,赵怀安思考着,忽然他对参军裴德胜道:
“小裴,我说,你记。”
裴德胜当即抽出纸笔,站在驴车边听赵怀安命令。
然后就听到赵怀安思维清晰,冷静下令:
“令,左翼衙内马兵都指挥郭从云为前军主将,领所部飞龙骑、步跋二都一道,并军向北,侧击草军,不许入宣武军大营追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