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151 无可奈何花落去(2/3)

层,愿意给别人永世为奴做贱民的啊?

    所以嘛,别说《天工开物》这本书了,所有那些开启民智的文化科技类的东西、所有那些发展民间工商经济、繁荣市场的举措,一切让民间更加开放、更加有活力的政策,从本质上讲,都是大清不能搞的!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反正人家大清朝的前面好几代皇帝都属于圣明君主,个个贼机儿聪明!人家老早就把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了!

    这些君主们把外圣内王、外儒内法的帝王之术玩的溜熟。

    当然了,这一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面还延伸出一个什么是好皇帝的标准问题,你们知道康熙晚年到最后为什么不把帝位传给聪明合群的八阿哥,却传给阴鸷孤寡的四阿哥吗?

    各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认真读一读康熙的御批、起居录之类的第一手资料就明白了,四阿哥确实是个适合做皇帝的人,因为他深知上述道理,所以会成为一个英明君主,而八阿哥呢?没错,此人相貌堂堂,学识广博,人也很合群,接人待物温文尔雅,所以深受朝臣的拥戴,可见这位老八很会做人,然而缺点也正是这个——太过人性化了。毕竟,有人性与做皇帝经常是矛盾的,会做人与会做皇帝也是两回事!因此康熙认为,老八不能当皇帝!

    当然了,在明面上他们是绝对不会这样说的。

    总之历朝历代,那些英明或者不那么英明但也不太笨的统治者们,都是深知外圣内王、外儒内法之策,遇到外来挑战,都会下意识地选择闭关锁国和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以此掐掉一切可能产生民间活力的苗头,希望以此回避、消除民间的危险因素,这是专制皇权的属性决定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大清遇到外来的强大势力危及自家政权又打不过时,肯定要对外妥协的根本原因,而那些成天喊打喊杀的铁血义和团们一辈子都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为外人只是跑来要利益的,给了利益双方就是朋友了。而国人呢?可能是要自家江山社稷的!

    所以,潜在的、真正的敌人是谁?你作为专制统治者,你要防着谁?不用动脑子想吧?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敌人在内部!因此大清国历来是对外友善妥协,对内无情镇压,这很好理解嘛,因为人家这是在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朱北国刚才被一帮高中生架着求教,自己一高兴就说得忘乎所以唾沫乱飞,音量还越说越大,结果忘记了这不是在历史讨论会,而是人家冶金组的援助清单报告会。

    不过因为这位历史学博士的即兴讲话内容也算有趣,包括华立全振海安衡通等人都开始安静地听讲,会场里居然鸦雀无声。

    “所以说啊,这个满清入主中原,是中华历史的一个拐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劫数。”

    此时的朱北国越说越深入,进入了某种忘我的状态,他居然离开了座位,一边渡步子一边侃侃而谈,就跟他平时在宿舍里给一帮年轻人讲历史故事那样:

    “如果用一个形象词汇来形容大清的这个制度,简单说就叫‘族天下’。当然了,在这个族的内部,肯定也要分三六九等和高低贵贱的,但是你仍然不能否认,哪怕是最低等的包衣奴才,也是统治阶层的一员,人家也是统治阶级,这就是‘族天下’。

    满人八旗永远当政,人数众多的汉人则被各种歧视,永远在野或者半在野,同时强调满蒙一体,优待拉拢藏回维等少数族群压制多数族群的汉人,此乃大清国之根本国策也!所以,大清朝数百年来,汉人虽然人多,但政治地位底下,加上被有意识地治成愚昧贫困一盘散沙状态,于是这群人终陷于永世为奴之境地!各位,这是人家大清爱新觉罗家秘而不宣的祖宗家法啊!”

    至此,朱北国已经是满脸严肃,他看了看窗外半晌没有继续说话,然后长呼出一口气,语气放平缓了一些,回头继续对大伙说:

    “……若论起统驭之术,如此精妙的算计,比起以往秦汉唐宋明之一家一姓之治,自然是棋高一招的,为什么?因为一家一姓之治的统治基础,完全不能跟一族的统治基础相比嘛!后者的统治基础要广泛了一些,所以拥护者就多了一些,因此统治也就稳固了一些。

    各位,说穿了,大清并不是爱新觉罗氏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以爱新觉罗氏为首的全体满人的天下!

    回想起大清前几代皇帝,如果站在人家的立场上看,果然都称得上英明二字,他们对这些事关国本的东西都是心知肚明并且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的,而乾隆皇帝则是此统御之策的集大成者,所以人家自号‘十全老人’,果然很是得意啊。

    本人纵观此君一生所作所为,后人虽多有诟病,但若论起他的人生和政绩,咱们也不得不承认,人家勉强也算是对得起这个称号的……

    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