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151 无可奈何花落去(3/3)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后来西风东渐,让这个本来有望千年一统的大清江山,遇到了李鸿章当年给西太后奏折里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洋人来了。

    在大清的统治者眼里,洋人不仅带着厉害无比的洋枪洋炮,最可恶的,还带着西学!

    所以形势逼人啊,后来拜上帝会兴起,天下大乱,于是从咸丰朝起到西太后,都不得不重用曾左李张等诸汉臣,注意,这是动摇国本之举!但也是无奈之举……

    你们别小看那西太后,人家老太婆看人的眼光是很准的,用人也算得当,因为她深知那些个只知道提笼溜鸟抽大烟的八旗勋贵们是不能依靠的。

    各位知道不知道?作为汉人的左宗棠率军平定西北之事?其杀戮之重,足以动摇大清满蒙一体优待回维的国本之策,但朝廷为了救燃眉之急,也只能容忍。

    那时西学入境,大清为列强所环视,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做起了洋务,而这些汉臣们呢,果然多是才智之士,人中翘楚,糊裱匠的功夫也十分到位,搞洋务数十年下来,这个大清国居然出现中兴迹象。各位,当时大清国的鸡滴屁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呢!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一!北洋水师还是亚洲第一!俺就问你们,那个大清国牛叉不牛叉!

    但是,糊裱匠的功夫再高也是糊裱匠,本质上讲,这群人也只能顾得了面子,改不了里子,更挡不住里子的糜烂!

    待中日甲午一战,大清国的巨婴本质就原形毕露了,国人终于开始逐渐觉醒,直至庚子国难,东南互保,这局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等这位老佛爷一走,由于形势所迫,一群皇族们从后台遥控变为直接到前台执掌权柄,于是那一群汉臣精英糊裱匠们也被迫离去,然而那帮皇族虽然位高权重,身份高贵,但果然如当年老佛爷所评判的那样:他们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于是短短数年间,大权就渐渐旁落到那位实际掌控了北洋新军的袁大人手里。

    此时的大清朝堂上,除了皇族内阁那几个酒囊饭袋,就只剩下幼儿宣统和年青的裕隆皇后这对孤儿寡母了,此时,民间又是离心离德,乱党四起,显然这个大清国再也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了。

    果然,时川人保路,武昌枪响,泱泱大清,党人据有地方,北洋逼宫朝堂,于是这满人的花花江山,终于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