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的给予是严格控制的,一旦老师乱发学分,或者收礼发学分,轻者辞退,重者流放北方,还实行连坐。
从法律规定之后,就没有老师被辞退,全部被刺字流放,而知情不报的人,同罪。
流放罪当中,最严厉的就是刺字流放,脸上会刻下你犯的罪,一辈子都别想洗刷清白。
若是一般的流放,到了当地还是正常百姓,照样活着,无非换个地方罢了;刺字流放就不一样了,这种污点,会传两代人,儿子都抬不起头来。
重处一批后,后面的老师可不敢随便发学分,几十年已经发展成体制。
这就导致了,学分制比考试制还累。
学生要是完不成作业,和老师布置的学业任务,就一定得不到学分,学生们只能玩命去学习。
中枢倒是不担心民间缺老师。
截止到景泰六十三年,民间共有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数额约五百万人,活跃在机构中的老师,约有二百万人,公办老师在二百万人,民办学校老师一百万人。
而且,这个数据是递增的。
看师范大学的报考学生数量就知道,小初高老师根本就不稀缺。
华夏社会,本就非常尊重老师。
从古至今,老师和医生,社会态度截然不同,老师那是最尊敬的人,医生呢,下九流。
大明老师也不是什么人能干的。
首先要经过品德考试,经过品德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做老师。
那么,如果老师犯罪,在整体社会舆论的压力下,都不用朝廷罚,老师自己都会去死。
同样的,老师不止社会地位高,薪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
老师的薪资,明显高于吏员,高于国企工程师,高于私企职员。
当老师,是社会上最体面的工作之一。
所以,法律对他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师德,是最重视的一条。
学校里的学分,看似是控制在老师手里,其实是控制在朝廷手里,朝廷只要收紧政策,学分就会落到实处。
学生们叫苦连天,谁也没个快乐的童年。
之前中枢也讨论过快乐教育。
普遍认为,快乐教育只会把人养成废人。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才是华夏人的信条。
从小就得吃苦。
朝中官员,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上来的人才,小时候不吃苦,就是吃苦一辈子。
所以,皇帝不断给孩子们增加学业,朝臣们是支持的。
可架不住皇帝是年年增加啊,民间孩子的家长都叫苦连天,甚至景泰五十七年,诞生了第一个初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大疯了的新闻。
皇帝却认为,孩子疯了,原因不是学业压力大,而是来自校园霸凌。
所以,刑部出台了校园保护法,严厉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对于爱欺负人的孩子,进行严肃处理。
当时皇帝圣旨一下,骂声一片,都骂皇帝无中生有,哪来的什么欺负,孩子们多童真啊,怎么会欺负小伙伴呢?皇帝就是摆脱责任,找人背锅!
结果,学校却炸了窝了。
很快就有新闻爆出来,欺负真的存在,不止存在,还很多。
几天内,就报道出来几千条新闻。
在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
皇帝下旨,先砍了几个校长的狗头,所有涉事地区的教育官员、校长、老师全部停职,整个学校关停整改。
将所有施暴者,抓进管教所,教育七天,再送去工地上做工七天以示惩戒。
其父母祖父母,游街七日。
皇帝认为,施暴者是教育缺失,而教育缺失在于他们的父母,他们父母有错,他们的祖父母也有错。
那就让他们来承担责任。
并下旨,要求各地教育官员进行自省自查,发现的一概按照这个标准处罚。
圣旨一下,天下震动。
皇帝向来出手狠辣,这次怎么看都有点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的意思。
可是。
地方官员,把涉事祖父母和父母抓起来,脱了游街七天!
有多少人在游街路上被打死、被羞辱死的。
这些施暴者,为什么敢欺负别人?
无非是仗着家世背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